FT商學院

現代畫廊:將南韓展向世界的希望之窗

50年來,文化交流一直是該美術館的使命。

1970年4月,在首爾市中心舊貨店林立的繁華街道上,好奇的遊客們走進了現代畫廊(Gallery Hyundai)。他們來這裏是爲了觀看41位南韓當代藝術家的書畫新展,但最大膽的開放是畫廊本身,這是帶著兩個孩子的20多歲的嬌小女子Park Myung-ja的項目。

在韓戰之後,南韓經歷了一波社會政治動盪,它不是一個富裕的國家,也不是一個藝術畫廊蓬勃發展的最佳環境。在首爾,只有三家畫廊專注於銷售藝術品,而不是經營古董、刺繡或裝裱服務,但Park在其中一家名爲「盤島」(Bando Hwarang)的畫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該畫廊被稱爲南韓第一家商業畫廊,「是一個爲當代藝術家發揮私人俱樂部作用的空間」,她的兒子,現任畫廊總裁Do Hyung-Teh說。

Do Hyung-Teh
您已閱讀17%(338字),剩餘83%(160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