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

跨國公司撤離俄羅斯:快刀難斬亂麻

跨國企業決定先撤出俄羅斯,把法律細節留到以後再說,這是正確的。但它們可能要因此承擔大量的損害賠償。

事實證明,決定退出俄羅斯是比較容易的部分。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兩週後,企業界達成了共識。從英國石油(BP)到聯合利華(Unilever),跨國公司正在撤離俄羅斯。但嘴上說要離開是一回事,實際上做又是另一回事。

它們面對著不同類型的挑戰。奢侈品集團可以直截了當地退出,英國石油也可以直截了當地看到,它與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的關係無法繼續下去。但其他公司則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平衡其對員工和被夾在中間的俄羅斯消費者的義務。

您已閱讀14%(210字),剩餘86%(12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