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商業書籍

書評:冰島2008年金融風暴內幕

冰島監管機構的前首席調查員最新著作,揭祕了在銀行業內令人瞠目結舌的發現。
伊恩•佛雷澤是《粉碎:蘇格蘭皇家銀行內部:讓英國破產的銀行》(Shredded: Inside RBS: the Bank that Broke Britain)一書的作者。

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冰島嚴厲打擊了其銀行家。截至2018年,其中25人(包括主要銀行的執行長)被判入獄。這一方法贏得了一些人的稱讚,因爲它被視爲一種能夠讓該國改革金融部門和重建經濟的方法。

但冰島監管機構金融監管局(FME)首席調查員賈利德•比布勒(Jared Bibler)認爲,這種傳統智慧是錯誤的。冰島金融監管局的調查最終導致一些有罪的銀行家鋃鐺入獄。現在,在他的新書《冰島的祕密:不爲人知的世界最大騙局》(Iceland’s Secret: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World’s Biggest Con)中,他說冰島的做法既沒有清除冰島金融的痼疾,也沒有殺死「嚴重腐敗的金融市場之龍」。

2008年9月15日,在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申請破產幾周後爆發的冰島銀行業危機,比幾乎其他任何地方經歷的危機都更爲極端,持續時間也更長。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爲冰島最大的三家銀行——考普辛銀行(Kaupthing)、冰島國民銀行(Landsbanki)和格利特尼爾銀行(Glitnir)——被允許將資產負債表擴大到龐大的規模。在它們破產時,它們的資產是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1倍,這使得紓困幾乎是不可能的。

您已閱讀32%(613字),剩餘68%(13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