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本世紀前十年回顧:逝去的人

在本世紀前十年即將結束時,英國《金融時報》用圖片和文字回顧過去10年的重大歷史事件、焦點人物、科技創新和商界沉浮。我們將分六部分進行回顧。在這一部分中,我們聚焦於本世紀前十年的逝去的重要人物。我們還會陸續回顧同一時期的重大科技創新重要的政治事件和人物、戰爭與和平、商界和自然界變遷。

貝布托


貝布托是穆斯林世界中首位成爲一國總理的女性。她在2007年12月27日離開一個競選集會時,死於一次自殺炸彈攻擊。

同樣是在這裏——巴基斯坦的拉瓦爾品第,貝布托的父親,前任總理佐勒菲卡爾•阿里•布托29年前被軍事政府吊死。貝布托遇刺,發生在54歲的流亡海外的她歸國僅三個月時。她的死使得她的巴基斯坦人民黨陷入危機,而巴基斯坦全國陷入了一場政治動亂。



貝布托曾兩度擔任總理,兩度被解職。但是她已經成爲巴基斯坦人追求民主和人權的象徵。

阿拉法特


這位巴勒斯坦領袖2004年死於巴黎一家醫院,時年75歲。

對於巴勒斯坦人來說,阿拉法特是他們追求獨立鬥爭之父。他的名望往往掩蓋了他作爲一個管理者的失敗。對許多人來說,他的死意味著巴勒斯坦少了一位能夠聯合各方力量的人物。

阿拉法特沒有指定繼任者,而世俗的法塔赫運動在他死後逐漸式微。巴勒斯坦人被其統治者一分爲二:一邊是法塔赫控制的約旦河西岸,一邊是由哈馬斯組織統治的加沙地區。

麥可•傑克森

最初調查顯示,這位流行音樂天王2009年6月在他的洛杉磯家中死於處方藥混合服用後引發的強烈不良反應。

50歲的傑克遜的神祕死因的爭論,很快讓位給了對他的不良資產,以及如何處置已經售出的價值五千萬美元的演唱會門票的討論。

在這個數字音樂時代,傑克遜之死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他死後數天內,他的唱片佔據了亞馬遜唱片銷量前十名的整個榜單,以及iTunes音樂商店前十名中的七位。

教皇約翰•保羅二世

教皇約翰•保羅二世2005年逝世,結束了他對羅馬天主教庭長達26年的統治。

出生于波蘭的保羅二世是一位反共產主義者。他領導教會見證了鐵幕時代的終結和全球化的興起。

84歲的教皇去世後僅數小時,就有13萬人聚集在羅馬的聖彼得廣場上。全球約11億羅馬天主教徒爲其哀悼。他的繼任者是前任德國樞機主教約瑟夫•拉青格。這位教皇本篤十六世領導下的教會,正吸引越來越多的發展中世界的追隨者。

美國參議員愛德華•「泰德」•甘迺迪

被譽爲美國參議院「獅子」的甘迺迪2009年8月死於腦腫瘤,引發了美國朝野不分黨派的哀悼和致敬。

他的辭世標誌着一個從50年代以來就攫取了美國人甚至全世界目光的家族的終結。

作爲民主黨內支持醫療改革的關鍵人物之一,甘迺迪的死給全民醫保運動帶來了重創,也讓歐巴馬的醫療改革更加成爲焦點。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FT中文網歡迎讀者發表評論,部分評論會被選進《讀者有話說》欄目。我們保留編輯與出版的權利。

讀者評論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