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頁面

技術與藝術 - NFT的前世今生

隨著NFT在全球範圍內的火爆,「加密藝術」,「區塊鏈藝術家」等全新的概念也隨之出現,影響著傳統的市場。2021年7月8日,FT中文網和清華大學科學與研究中心跨學科創新研究所在言幾又北京王府中環店,共同舉辦了主題爲「技術與藝術 - NFT的前世今生」沙龍活動。

來自金融、美術、傳媒等相關行業的嘉賓們爲到場聽衆梳理了NFT在藝術市場發展軌跡。通過作品分享、項目案例、收藏與投資經驗,嘉賓們爲聽衆揭祕了NFT的「神祕面紗」。他們表示,相比於其投資價值,NFT更應該被視爲是一種數位化時代的藝術與收藏變革,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進來的數位化行爲,更是一種能夠賦能審美升級與創新的劃時代技術革新。

張延,FT中文網出版人

封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研究生導師、繪畫系副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社會美育研究所副所長

陳序,FT中文網專欄作家、海南數字市場管理有限公司CEO、半山智庫發起人、NFT China顧問、加密藝術品與NFT收藏者

孫博涵, BCA (BlockCreateArt)區塊鏈藝術創辦人、CEO

張知微, BCA顧問、藝術家

圓桌討論

活動現場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FT中文網歡迎讀者發表評論,部分評論會被選進《讀者有話說》欄目。我們保留編輯與出版的權利。

讀者評論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