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

FT社評:歐盟應該在貿易問題上對川普採取強硬立場

如果歐盟現在不亮出自己的大殺器,那這些武器就等於不存在。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解放日」關稅衝擊再次迅速逼近。川普的「對等」關稅因市場反應不佳於4月暫停後,預計將於8月1日對未能與華盛頓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生效。目前,美國絕大多數貿易伙伴都未能達成協議,其中最主要的是歐盟——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8月1日的最後期限將考驗自川普4月部分讓步以來金融市場普遍存在的自滿情緒。儘管川普有所退讓,但該政策仍保留了10%的基準關稅,並對汽車和鋼鐵徵收更高的關稅。這對歐盟來說也是關鍵時刻,歐盟必須迅速決定,如果談判失敗,準備以多大的力度反擊。川普並不急於與這個他似乎鄙視的貿易集團達成協議。本月早些時候,大西洋兩岸的官員都認爲有望達成協議時,川普忽然加碼,將威脅的對等關稅從20%提高到30%。而且,正如英國《金融時報》上週報導,就在歐洲談判代表接受10%的基準關稅時,川普又要求提到至15%或20%。

歐盟一直在努力提出一致戰略。歐盟委員會最初堅決反對10%的基準關稅。但在英國達成協議後,德國和其他成員國有所動搖,推動達成類似協議。隨著川普現在採取強硬立場,柏林似乎傾向於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歐盟最大的錯誤是認爲它可以談判達成一項傳統的互利貿易安排,即使是一項讓美國關稅高於歐盟關稅的安排。儘管英國對美國存在商品貿易逆差,但它還是接受了川普10%的基準關稅。由於其鉅額順差,歐盟永遠不會在類似條件下贏得協議。然而,委員會本身一直不願積極表達反對立場。

歐盟委員會已準備了約930億歐元的報復性關稅。它現在需要表明,它願意開放其廣泛的非關稅工具庫,展示其可支配的全部武器。例如,歐盟新的《反脅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爲布魯塞爾提供了多種反擊選擇。它可以從有針對性的措施開始,儘量減少對歐洲的痛苦,例如將美國公司排除在公共採購之外,暫停對美國金融公司的同等監管待遇,或對美國科技巨擘的廣告收入徵稅。如果需要,它還應該威脅採取更進一步的措施。這些行動將有助於在美國內部形成利益相關羣體,讓他們看到川普愚蠢貿易的代價,就像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報復性威脅一樣。

川普肯定會報復。但他在升級對抗方面的主導力已不如以往。他威脅要徵收30%的關稅,這幾乎會凍結貿易,因此,即使把關稅提高到50%或100%,威脅也有限。更嚴重的是,他有可能通過違背對歐洲安全或烏克蘭的承諾進行報復。但一項關於北約支出增加的協議已經達成,而川普最近與烏克蘭的和解是因爲俄羅斯無視了他調解和平的努力,並非出於對基輔的慷慨。

歐盟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讓成員國在商定的行動方案上步調一致。義大利和一些東翼國家仍然不願與川普對抗。歐盟委員會先前對它們表現出了耐心,現在可以主張,與華盛頓的善意談判已經走到了盡頭。如果歐盟現在不亮出自己的大殺器,那這些武器就等於不存在。鑑於川普的反覆無常,即使歐盟最終在最後關頭達成協議,也仍然需要保留自己的貿易武器。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FT中文網歡迎讀者發表評論,部分評論會被選進《讀者有話說》欄目。我們保留編輯與出版的權利。

讀者評論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