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誰來保衛歐洲?

夾在咄咄逼人的俄羅斯和脫離接觸的美國之間,非洲大陸的西方民主國家現在必須重新武裝,否則將付出代價。

歐洲領導人本週抵達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面臨來自東西方的挑戰:咄咄逼人的俄羅斯帶來的迫在眉睫的威脅,以及他們對唐納•川普(Donald Trump)領導下的美國方向的最嚴重擔憂突然得到證實。

週三,烏克蘭遭遇雙重打擊,川普宣佈他已直接與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達成協議,開始就結束俄羅斯的戰爭進行談判,而他的國防部長彼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則闡述了烏克蘭爲此付出的代價。海格塞斯在布魯塞爾對盟友表示,烏克蘭的領土完整是一個「虛幻的目標」;基輔將無法加入北約,美國也不會支持其未來對抗俄羅斯的防禦。這些言論與俄羅斯的一些核心要求非常接近。

通過用歐洲受害者的領土安撫侵略者來換取我們這個時代的和平承諾,對於那些觀察到俄羅斯爲進一步戰爭做準備的人來說,幾乎沒有什麼安慰作用。毫無疑問,如果沒有來自美國的可靠安全保障,暫時的喘息將使俄羅斯能夠更快地重建其陸軍,以便更早地恢復戰鬥——無論是在烏克蘭還是針對北約成員國。

您已閱讀8%(452字),剩餘92%(490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