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烏克蘭必須爲和平放棄什麼?

當普丁回望1945年時,一項正式承認克里米亞喪失的協議,反而可能會將俄羅斯的力量投射到歐洲腹地。

1945年5月,隨著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蘇聯的勢力一路推進到了柏林街頭。紅軍(Red Army)作爲盟軍擊敗納粹德國(Nazi Germany)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奮戰至此。如今,80年過去,俄烏戰爭的結束可能再次使莫斯科有機會向西投射其力量。

這會如何發生?通過烏克蘭和俄羅斯在美國壓力下達成的某種和平協議——這種協議雖然能在短期內結束敵對行動,但卻會變相獎勵俄羅斯的侵略行爲,並在莫斯科重整軍力後留下衝突再次爆發的可能。

雖然俄羅斯坦克向西推進的可能性(大概)有限,但莫斯科已經在實施跨境暗殺、網路干預、破壞等尚未達到全面軍事進攻的暴力行爲。這些行爲很可能會加劇,增加局勢升級的風險。更糟糕的是,俄羅斯隨後若再向西推進,將是在與西歐民主國家對抗,而非結盟的情況下進行——而且是在美國脫離歐洲的危險背景下。

您已閱讀6%(356字),剩餘94%(53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