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收藏藝術爲何失去了光彩

從古董車到鐘錶和繪畫,業餘鑑賞家對其消遣的熱情已被那些尋找投資機會的人所取代。

自古以來,人們對美的熱愛、對消費和放縱激情的渴望從未停止過,而那些有經濟實力的人則會轉向收藏。

世界上不斷成長的超級富豪的需求導致從藝術品、老爺車、手錶和珠寶到名酒和威士忌等高價值收藏品的價格急劇上漲。在金融危機後十多年廉價資金的推動下,私人愛好者和專業投資者紛紛加入,對他們來說,投資收益勝過展覽或使用。

這一點,加上收藏品被盜風險的增加,使得收藏品變得不太可見,只有少數人能夠欣賞到,而且頻率也更低。曾經在私人住宅、公共藝術館或愛好者活動中展示的世界上最美麗和有價值的物品,如今都在安全的地下儲藏室中積滿了灰塵,無法被人們看到。

您已閱讀6%(264字),剩餘94%(42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