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收回」寺廟運動是如何撕裂印度社會的

印度教訴訟當事人正在法庭上發起挑戰,要求允許他們在清真寺做禮拜,穆斯林認爲此舉侵犯了他們的權利。

在瓦拉納西,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在中東以外最敏感的爭議聖地之一緊鄰而祈禱。

卡希-維什瓦納特(Kashi Vishwanath)印度教寺廟與吉安瓦皮(Gyanvapi)清真寺隔著一條狹窄的小巷相望,吉安瓦皮清真寺建於17世紀,原址是一座較古老的溼婆(Shiva)神廟。

2月1日午夜剛過,印度教徒進入了位於印度北部瓦拉納西(Varanasi)的吉安瓦皮清真寺洞穴般的地下室,進行了三十多年來的首次祈禱。幾個小時前,地區法院批准了印度教徒的法律請願,允許他們進行這些虔誠的行爲。

這座清真寺是由奧朗則布皇帝(Emperor Aurangzeb)在17世紀建造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者長期以來一直堅稱,原本在此地的一座供奉溼婆神的寺廟被當時統治印度的穆斯林莫臥兒王朝拆毀。如今,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在此地附近共同祈禱;一條僅有幾英尺寬的小巷將清真寺與卡希-維什瓦納特印度教寺廟分隔開來,該寺廟最新的建築版本建於1780年。

您已閱讀7%(400字),剩餘93%(51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