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週,中國經濟數據數據持續喜憂參半。第三季度GDP增速爲4.6%,低於5%的全年目標;工業企業利潤9月同比下降27.1%,創今年以來最大降幅,顯示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另一方面,10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爲50.1,爲製造業活動6個月來首次擴張,這表明中國政府近期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開始發揮作用,經濟出現企穩跡象。需要採取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並配合結構性改革,以實現經濟穩定成長。對此,FT專欄作家和經濟學家的建議包括:繼續推進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財政赤字和債務限額,擴大財政支出,支持經濟成長;通過債務置換等方式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減輕財政壓力;解決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問題,改善企業營商環境;允許專項債券用於土地儲備和收購存量商品房,穩定房地產市場;財政資金更多投向科技產業,推動產業升級;增加對低收入羣體的財政補貼,促進消費升級。貨幣政策方面,專家們建議降息降準,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刺激投資和消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