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巴契夫去世,在中國引發一波頗爲熱烈的紀念和論爭,其規模和深度似乎不亞於在俄羅斯本國。一方面,危機四伏的新國際形勢令人不得不將這個新時代與冷戰時代相比,被譽爲「冷戰終結者」的戈巴契夫逝世,自然引發格外的追憶和今夕對比;已經持續半年、爲害全球的俄烏戰爭,又何嘗不是戈氏複雜政治歷史遺產的一種極端消解形式?另一方面,中國當前也面臨改革開放40多年來較少見的內外壓力,諸多論者借懷念戈氏抒發擔憂與迷惘的情緒,也是情有可原。一家中國官方歷史智庫發表的對明清時期「閉關鎖國」政策重新評估的文章,在中國國內引發的爭議罕見地由學術界擴大到大眾領域,顯然也與上述情緒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