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國首相強森「衆叛親離」被迫辭職,到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日本街頭遇刺身亡,上週涉及重要國際政治人物的幾條爆炸性新聞震驚了世界。梟雄落幕,究竟對本國政治和國際關係、大國博弈產生何種影響,初期的很多揣測很可能流於譁衆取寵和主觀臆斷;還需要些時間才能得出較爲全面的觀察。除此之外,美國對於是否取消部分對華產品關稅政策的討論引發不少揣測,但在美國通膨高企和經濟衰退危險日益逼近的情況下,拜登政府可能拿出的任何變化措施,恐怕也只是死水微瀾,對雙方經濟和雙邊關係難以產生實質性影響。

安倍晉三遇刺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

日本現代最具影響力的領導人之一確認死亡,這將震動這個暴力罕見、只有少數人擁有槍枝的社會。

安倍晉三:頗具影響力的日本前首相,享年67歲

他是一個追求復興日本、修改和平憲法的貴族政治精英。

安倍晉三恢復了日本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

長期任職的首相在經濟和外交方面留下了巨大的遺產。

英國首相強森辭職

鮑里斯•強森將宣佈辭職

強森將在10月保守黨大會之前擔任看守首相。他將要辭職的訊息傳出後,英鎊大幅上漲。

鮑里斯·強森之後,英國走向何方?

英國下一任保守黨首相將在一個獨特的兩極分化領導人所定義的環境中工作。

FT社評:鮑里斯•強森早該下臺

今天政府的糟糕狀況意味著更換首相之事不能再推遲了。如果他在幾個月前下臺,對這個國家原本會更好。

魅力與爭議:強森與政治法則的博弈之路

鮑里斯•強森最初是一個善於在笑聲中團結衆人的角色。擔任英國首相近三年後,他促使人們團結起來蔑視他。

誰會取代強森成爲下一任英國首相?

預計六名關鍵競爭者將發起競選,以接替強森的首相職位。

美國對華關稅政策

拜登大機率不會取消大部分對華關稅

王英良:在美國沒有充分利用完關稅制裁這一槓杆紅利之前,美國不會撤銷多數關稅;通過制裁,美國的權力地位得以進一步彰顯。

美國對華關稅政策:走向何方?

鍾正生:通過關稅豁免的方式降低關稅成本壓力,不僅可以對美國選民有所交代,亦能在對華政策方面保留較大的靈活性與籌碼,可能性相對更高。

該不該取消對華關稅?拜登政府內部存在分歧

葉倫等一些官員認爲,取消部分對華關稅有助於降低通膨;但另一派官員擔心,此舉在國會期中選舉前會引起政治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