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週年大視野精選

鮑里斯·強森之後,英國走向何方?

英國下一任保守黨首相將在一個獨特的兩極分化領導人所定義的環境中工作。

週四,當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開始告別英國政壇時,內閣會議桌周圍的人都熱淚盈眶。「有幾個人在擦眼淚,」強森匆忙組建的團隊的一名成員說。「真的很可憐。我並沒有哭。」

事實上,除了堅守在強森殘破政府殘骸上的忠誠分子外,保守黨議員們幾乎沒有流下眼淚,因爲他們趕走了帶LinkedIn國脫離歐盟的強森,而且根據他的批評者的說法,他把英國政治拖入了泥潭。

在一系列醜聞中,強森重複著掩蓋真相、退縮、然後被發現的悲慘循環,他的政黨再也無法忍受了。賽義德•賈維德(Sajid Javid)於週二辭去衛生部長一職,並在第二天向議會表示:「受夠了。」賈維德的這一決定引發了雪崩式的辭職,首相也因此下臺。

您已閱讀7%(299字),剩餘93%(42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