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羅斯侵烏戰爭首周戰事陷入膠著,以及西方祭出空前一致的強力制裁,俄羅斯計劃中的「速戰速決」破滅。未來可能出現的若干種局面都更加惡劣:俄方加大破壞烏克蘭基礎設施力度,造成更多平民傷亡和更嚴重的人道危機;俄軍長期佔領烏克蘭部分地區,低烈度戰爭和經濟、金融戰將兩個國家和整個歐洲拖入曠日持久的消耗;上週俄軍砲擊並控制札波羅熱核電站,雖然並未造成更嚴重的核事故和生態災難,也讓世界一窺這場戰爭的可能的更壞結果。對中國來說,因烏克蘭衝突而遭受經濟衝擊甚至「連坐」式經濟、金融制裁,已經是較高機率事件;另一方面,國際輿論中也出現了更高的希望中國居中撮合、幫助化解戰亂的聲音。北京的下一步動作至關重要,只有展現高度政治智慧和外交手腕,才能爲世界、爲中國自己化危爲機。

俄烏戰爭

俄軍改變戰術,猛轟烏克蘭城市

烏克蘭第二大城市週二遭到飛彈襲擊後,總統澤倫斯基指責俄羅斯犯下戰爭罪。與此同時,綿延64公里的俄軍重裝部隊逼近基輔。

侵略和綏靖:克里米亞與蘇臺德的比較——烏克蘭系列之二

秦暉:烏克蘭並不是當年的波蘭,俄羅斯這次大機率會栽大跟斗。但這是烏克蘭的表現出人意料,並不是美歐沒有搞綏靖主義。

決定俄烏戰局走向的三國元首

葉勝舟:普丁一腳深陷沼澤,擴張野心與國家實力嚴重不匹配,如何退場由不得自己。俄羅斯帝國的黃昏,也是普丁的黃昏。

中方事先知曉普丁的「特別軍事行動」嗎?

葉勝舟:俄方是否向中方通報開戰,只有中俄最高層清楚。分析五種線索和跡向,並通過時間軸交叉印證,綜合判斷中方事先不知情。

當央行外匯儲備可以突然被凍結

曼登:俄羅斯央行大量外匯儲備被凍結,可能促使其他央行重新考慮其外匯儲備的持有方式和存放地點,造成市場分裂。

制裁俄羅斯與「一帶一路」的新風險

王英良:隨著陸路風險的加大,海運比重會增加,儘管是線路的轉化,但中國衆多的貿易及投資企業將爲此付出意想不到的代價。

俄烏戰爭,網緣政治時代的第一場大戰

孫興傑:這是網緣政治時代第一場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大戰,俄軍的地面重裝部隊遇到的是柔軟且有韌性的阻擋網路。

亞投行因烏克蘭事態凍結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貸款

亞投行暫停了所有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有關的正在進行和計劃進行的業務。此舉可能導致中俄關系緊張。

每週時事分析:烏克蘭問題將使中國戰略利益受損

曹辛:美國目前乃至未來都不會把戰略重點從印太地區轉向歐洲對付俄羅斯,中國在區域內的壓力不會有絲毫減輕。

中美博弈

競逐經濟領導權:中國的超級大國宿命

年屆八旬的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聯合創辦人弗雷德•伯格斯坦認爲,中美兩國最有可能形成一種非正式的G-2格局,走向有條件的競爭性合作關係。

展望2022: 美聯準的底牌和中國的應對

沈建光:美國經濟強勢復甦受益於新貨幣理論下的財政貨幣強刺激。在抑通膨和復甦之間,美聯準今年仍面臨極大挑戰。這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