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開年,美國成長和就業數據均超市場預期,復甦態勢良好,但1月通膨卻創下了近四十年來的新高。上述情況似乎支持美聯準加速加息,誠如美聯準主席鮑爾的強硬表態「不排除每次會議都加息(全年加息7次)」,聖路易聯儲布拉德最新表態稱希望未來三次FOMC會議合計加息1%。
去年美聯準曾堅持通膨暫時論,但筆者在本專欄發佈《拜登刺激新政的風險和機會》(FT中文網,2021年3月11日),提出通膨是美國實踐現代貨幣理論(MMT)政策的致命傷,並反覆強調六大因素將推動美國通膨大幅上升。據筆者在海外央行十年工作經驗的判斷看,美聯準並非沒有認識到通膨風險,只是迫於成長壓力下的政策選擇,不得已而言不由衷,正如社科院李揚在近期文章中提出「不要輕蔑地評論美國貨幣當局及其貨幣政策」。
在筆者看來,儘管表面上正大步轉向緊縮,但在抑制通膨和經濟復甦之間,美聯準今年依舊面臨極大挑戰。目標衝突顯然對美聯準本輪緊縮操作構成了制約,其對加息節奏的選擇已成爲影響2022年全球經濟走勢的關鍵變數。如能摸清美聯準的選擇和底牌,將有助於中國準確把握2022年外部形勢,進而針對性做好應對。
您已閱讀12%(476字),剩餘88%(35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