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全面博弈的大棋局逐漸展開之際,曾在全球化的黃金時代處於世界之巔的科技和金融巨擘們,有可能越發成爲各方夾擊的對象。

中美科技金融博弈格局

大博弈——拜登歐洲行之後的世界

張倫:拜登重新確認美國領袖地位,整合民主陣營,爲營築一種全球性、全方位、全領域有利於與主要對手中國博弈的戰略格局奠定基礎。

後疫情時代,中美經濟走向何方?

王龍: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經濟復甦程度都快於美國經濟,人民幣也持續升值。今年下半年中美經濟是否會反轉,對中美利差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中國挑戰美元霸權取得進展

喬伊列娃:中國金融基礎設施的發展,領先世界的行動支付系統,以及數位人民幣的成功推出,將有助於削弱基於美元的國際秩序。

《無盡前沿法案》:重建美國軍事創新綜合體

邵宇、陳達飛:軍工創新複合體是美國製造業競爭力的源泉,其瓦解直接導致美國製造的衰落,是當前美國所大多數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根源。

英國監管機構打擊幣安

英國金融監管機構打擊幣安

英國金融市場行爲監管局責令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幣安停止在英國的所有受監管活動,並針對其關聯公司發佈消費者警告。

幣安困局展示出加密貨幣的侷限性

加密貨幣要想對更廣泛羣體產生吸引力、讓加密貨幣持有者能夠將其兌換爲法定貨幣,就必須接受監管。

幣安:加密貨幣的「狂野西部」

監管機構在全世界範圍內打壓這家成立於中國的加密貨幣企業,目標是收緊數位幣和傳統金融市場之間存在漏洞的邊界。

中國經濟

「中國同學」百年變革啓示錄

Guus Keder:東西方在競爭思維的氛圍中,需要雙方用「管理者治理」代替「政治家管理」,重構「同學朋友關係」,而非「對手關係」的激烈衝突。

爲什麼中國改革沒有結束時間表?

鄧聿文:我想借「改革老人」高尚全的去世,提出一個問題:中國改革何時結束,有沒有一個明確的結束時間表?

從A股股民的錯誤中能學到哪些教訓?

伍治堅:數據顯示,中國股民散戶人數衆多,交易頻繁且回報很差,既然如此,那爲什麼還會有那麼多股民對股市趨之若鶩呢?

馬雲、蔡崇信質押阿里巴巴股份獲取貸款

馬雲、蔡崇信通過股票質押從多家銀行獲得大量貸款,以此釋放他們捆綁在阿里巴巴股份中的鉅額個人財富。

香港經濟如何實現破局騰飛?

夏春:香港要實現競爭力提升與逆襲,重中之重是經濟表現需要躍上一個新的臺階,本文提供幾個新的角度,打開大家看待香港經濟前景的新視角。

北韓局勢

金正恩內危外困的六個原因

葉勝舟:金正恩決策失誤,而且一錯再錯,是決定性的原因。他固執地窮兵黷武,提出龐大的武器現代化計劃,仍然立足於「先軍」,極爲不智。

每週時事分析:疫情危機下,北韓將清理整頓幹部隊伍

曹辛:北韓幹部制度下,領袖交代辦什麼就照辦什麼,領袖不發話,多一字不說、多一事不辦,釀成了抗疫危機。

特別推薦

書評:《危險思想》

在對審查制度的2000年曆史引人入勝的梳理中,艾瑞克•伯科威茨發現,從古到今,人類壓制言論的本能一點沒有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