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周,在亞洲多個前期「抗疫優等生」紛紛深陷新一輪疫情泥潭、全球廣大不發達國家迫切需要擴大疫苗供給之際,美國似乎把相當一部分精力放在重啓病毒溯源調查上。在中國看來,除了借新一輪溯源調查向中國施壓、打擊中國在疫苗外交中已經取得的些許優勢,這的確很難有其他解釋。另一方面,先前中國內地一直被認爲疫苗接種速度太慢、可能成爲經濟進一步復甦的大患;但是近幾個月中國以驚人速度在國內推廣接種,接種總數已達6億支,有望年底達成羣體免疫目標。如此驚人的組織和執行能力,有望在未來一段時間得到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回報。

全球疫情與新一輪新冠病毒溯源爭議

每週時事分析:拜登正式以新冠病毒溯源調查遏制中國

曹辛:拜登如此公開地命令本國情報機關進行涉及中國的相關調查,實際上是將新冠病毒溯源調查作爲了遏制中國的另一個有力手段。

中國駁斥美國要求進一步調查新冠病毒源頭的呼籲

中國否認新冠病毒是從武漢一實驗室洩漏的,指責美國情報機構栽贓,並稱福奇的言論在爲針對中國的一個巨大謊言推波助瀾。

美國情報界對新冠病毒實驗室洩露論的看法存在分歧

美國情報界的一部分人認爲病毒來自實驗室洩露,而另一部分人認爲病毒是人類接觸被感染動物後自然產生的。

令人費解的亞洲疫苗困境

去年在防控新冠疫情方面領先的亞洲國家,如今在疫苗接種方面已落後於世界其他地區,突顯出亞洲製藥業仍然落後。

世界能在未來一年撲滅新冠疫情

沃爾夫:有人認爲各國各自爲政的疫苗接種工作將會戰勝全球疫情。這種想法是愚蠢的。抗疫是一場全球戰爭,富國應抓住機會打贏這場戰爭。

香港企業以現金和假期激勵員工接種疫苗

面對低接種率,迫切希望香港重新開放的企業爲員工提供了現金、額外假期、甚至抽獎來鼓勵他們接種疫苗。

中國與全球經濟

數位人民幣的破與立

程實、高欣弘:所謂先破後立,數位人民幣的破與立分別指向過去和未來,破的是懸而未決的現實痛點,立的則是日漸清晰的升維路徑。

碳中和,石油美元的終結?

吳金鐸:當石油不再是「工業血液」,其金融屬性脫離商品屬性,會如何影響石油美元?碳中和加速去化石能源趨勢,將如何影響世界貨幣體系?

Lex專欄:讓全球消費者爲中國碳中和買單

中國鋼鐵業利潤太薄,無法消化更高的鐵礦石價格,但可以用更高的製成品價格爲鍊鋼企業提供財務支持。

中國解決晶片短缺需要盟友而非孤立

北京方面想要晶片供應鏈「去美化」,這正是它歡迎競爭者的原因。

澳洲出口商在中國以外地區找到新市場

在北京打響中澳貿易爭端第一槍的12個月後,澳洲大麥種植者開闢了新市場,其他受制裁行業大多也從別的地方彌補了損失。

中國外交與國際環境

中歐投資協定與歐盟對華政策困境

嚴少華:目前面臨的僵局很大程度上源於歐盟對華政策的困境。理解和破解目前僵局需要從審視中歐關係的演化,尤其是歐盟對華政策的困境開始。

美中在兩軍高層對話安排上談不攏

印太地區美中緊張加劇之際,美國新任國防部長奧斯丁希望與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通電話,但遭到中方拒絕。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美俄關係緩和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曹辛:在政治、經濟和戰術性利益上,美俄關係緩和未必有利於中國,但在戰略上,這對中美俄大三角的平衡難以產生顛覆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