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總統能逆轉「中美冷戰」嗎?

美國大選結果剛剛落定不久,問這個問題也許還太早。畢竟,到這封郵件截稿時川普仍未認輸,有可能繼續通過法律途徑對美國2020年大選結果提出挑戰,雖然幾無勝算。更何況,川普還有近70天時間在位,仍舊有可能肆意妄爲,對中美關係造成最後的破壞。無論如何,拜登的當選意味著兩個大國在未來幾年發生激烈衝突甚至熱戰的風險大大降低,值得全世界熱愛和平的認爲爲止慶幸。除此以外,目前各種揣測多數推演大多指向「兩國關係會逐漸趨向穩定、緩和,但難有徹底改善;甚至在一些關鍵領域,拜登政府有可能對華施壓更緊。」

拜登發表勝選演講 誓言「重建美國的靈魂」

拜登以當選總統身份發表講話,敦促美國在經歷了歷史上最具分歧的一段日子後團結起來,希望兩黨共同努力「構建繁榮」並控制疫情。

拜登當選爲美國總統 終結川普連任希望

拜登當選爲第46任美國總統,標誌着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展開的激烈的競選落下帷幕,也爲川普時代畫上了句號。

一場熱鬧的難產:美國大選的幾個看點和分析

李晉、馬麗:目前擺在人們面前的大問題是,今天選出的總統和美國兩黨的支持者,如何面對一個溝壑累累的美國?

拜登可能淪爲跛腳鴨總統

盧斯:如果拜登入主白宮,他能做些什麼?答案是:遠遠少於他希望的。如果他能推動一些漸進式的議程內容,就已經很幸運了。

民粹主義和疫情之下的世界經濟秩序

早在2017年初卸任副總統之前,拜登就表示他對全球化抱有憂慮。四年後的今天,民粹主義的破壞力量與疫情結合起來,讓形勢變得更爲複雜。

下屆美國總統該如何推動經濟復甦?

福魯哈爾:這屆美國政府表明,以自由放任的經濟發展模式爲特徵的新自由主義已死,現在是推行拜登的「照護經濟」的最佳時機。

美國大選前夕再議「川普現象」

劉波:即使川普這次獲勝,也不意味著美國走向一個保守主義壓過自由主義的時代,自由主義仍將是美國的主流思想。

螞蟻集團

上週早些時候另一樁重大新聞——螞蟻集團IPO被叫停——所引發的爭論和餘震,勢將對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和科技產業前途產生久遠的影響。

螞蟻集團IPO被監管機構暫停

這家支付集團在滬港兩地的IPO計劃被中國監管機構以「重大事項」爲由暫緩。

螞蟻集團被暫緩上市傳遞出的信號

在馬雲批評國有銀行後,螞蟻集團被暫緩上市。這一戲劇性轉折提醒中國企業及其投資者,無論他們是誰,都仍然要接受黨的領導。

螞蟻上市擱淺,影響幾何?

閆曼:此事意味著之前本行業一邊享受科技行業的高估值和監管方式,一邊保有金融行業的高利潤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復返了。

中國政府稱暫緩螞蟻集團IPO以維護市場穩定

中國監管機構一直在穩步收緊對中國蓬勃發展的小額貸款行業的控制,現在馬雲控制的螞蟻集團成了他們的目標。

金融監管越少越好嗎?

夏春:第三代監管理論認爲,好的監管,不管宣稱的目標是什麼,實質必須降低金融業的欺詐和腐敗,並鼓勵競爭,而不是保護既得利益者。

中國經濟

如何解讀「十四五」規劃?

周浩:中長期規劃不僅代表著中國經濟未來方向,也反映出政策層中長期判斷。強調「內循環」和「科技」,表明官方對複雜外部環境的基本判斷。

發展中國家不應屈從於出口悲觀主義

薩勃拉曼尼亞:西方經濟學家對發展中國家提出,出口導向型成長模式已經走不通。如果真的聽從,發展中國家將會前景黯淡。

中國民營企業收賬難

以大企業和地方政府爲首的客戶拖欠應收賬款,導致中國企業回收賬款的時間創下紀錄,並打擊了中國的經濟復甦。

中國對外資擴大資本市場準入

新規則合併原有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旨在簡化和加快國際投資者申請進入中國市場的程式,並消除對他們可以持有的頭寸大小的約束。

中國準備打響晶片反擊戰

美中科技競賽已逐漸演變爲科技戰,在全球最大市場的支持下,中國晶片企業戰鬥成功的機會並不渺茫。

華為計劃自建芯片廠

知情人士稱,華為正研究制定在上海成立一家不使用美國技術的芯片廠的計劃,該廠將由華為合作伙伴——上海整合電路研發中心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