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mEar藝術播客
探討當下藝術熱點,爲另類投資者指點迷津

史萊姆引擎:遊戲、VR與線上虛擬展覽的正確玩法

BoomEar第17期:李漢威與方陽談當代藝術線上虛擬空間「史萊姆引擎」的發展歷程,以及與遊戲、軟體、電影及「後網路藝術」的密切關係。

Monocle: 傳奇媒體與城市生活的未來

BoomEar第16期:如何從一本雜誌開始,擴展出品類豐富的商業管道,成爲全球城市生活方式的引領者?

應對隔離與封鎖的「設計行動主義」

BoomEar第15期:在新冠疫情引起全球恐懼的特殊時期,如何通過藝術與設計應對隔離和封鎖?

書的藝術:法蘭克福書展上的未來訊息

BoomEar第14期:在法蘭克福書展現場,聽參展嘉賓朱哲琴、徐冰、劉廣漢、萬捷、Hal Wake談出版業的發展方向,以及未來書籍的收藏與多媒體趨勢。

企業藝術收藏面面觀

BoomEar第13期:泰康保險集團藝術品收藏部負責人唐昕、江南布衣美術館館長Francesco Bonami、佳士得中國區總經理胡偉爔從不同角度探討企業藝術收藏。

BoomEar影片 | 一家柏林畫廊的三十年曆程

跟隨BoomEar主播的腳步,來到德國柏林這座當代藝術之城,聽畫廊主Esther Schipper講述畫廊的三十年曆程。

BoomEar影片 | 2019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

BoomEar在上海藝術週期間重磅推出系列影片節目「BoomEar藝術行走」(BoomEar Art Walk),帶領大家一睹上海第六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的風采。

在中國購買境外藝術品要交多少稅?

BoomEar第12期:龔文相和董道茲兩位嘉賓,從海關政策和畫廊實踐這兩個角度,分享了有關中國內地購買境外藝術品的流程和稅金標準。

王珺: 攝影收藏的那些事兒

BoomEar第11期:資深收藏家王珺與我們分享了攝影和收藏的基本知識,並談了談創辦「光社」的初衷。

柏林:藝術之城全攻略

BoomEar第10期:柏林是一座藝術之城。當地不僅有頂級的當代、現代、古代藝術博物館,還有柏林藝術周、柏林畫廊周等年度藝術盛事。讓我們跟隨BoomEar兩位主播的腳步,一起探索這座藝術之城。

李振華:新媒體藝術還是否新?

BoomEar第9期:新媒體作爲一個不斷演進的藝術載體,一直受到國內外藝術界的關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策展人李振華對中國新媒體藝術未來發展方向有什麼獨特見解。

在美術館拍古裝劇:與楊福東、譚卓聊「影像藝術」

BoomEar第8期:藝術家楊福東談他的「美術館電影計劃」;飾演《我不是藥神》單親母親、《延禧攻略》高貴妃的譚卓,也分享了她對影像藝術的認識。

巴塞爾藝博會入門攻略:如何正確參觀與購買?

BoomEar第7期:藝博會與雙年展有什麼區別,如何在藝博會上購買畫作?讓我們聽聽資深媒體人Jane Morris有什麼建議。

《溪山無盡》導賞:行走在山水之間的藝術家郝量

BoomEar第6期:中國「八零後」藝術家郝量擅長從傳統山水與當代生活中吸取養分,他在本期節目中探討了藝術的物質性與精神性。

Adam Lindemann: 區塊鏈將如何影響藝術收藏?

BoomEar第5期:當藝術收藏遇上區塊鏈,藝術品份額化有望成爲可能,將來人們或許可以像炒股票一樣在手機上認購和出售藝術品份額。

雙年展的困境:從本屆威尼斯雙年展談起

BoomEar第4期:全球雙年展元老級策展人Francesco Bonami點評本屆威尼斯雙年展;國際策展人皮力及Cuauhtémoc Medina談雙年展的歷史與今天的尷尬、中國本土雙年展的國際語境與當下角色,以及雙年展與藝術市場和區域經濟的關係。

怎樣理解用3D列印的雕塑藝術?

BoomEar第3期:2019年初OCAT深圳館爲公衆呈現了「體系: 隋建國2008-2018」回顧展。讓我們一起聽聽隋建國關於過去十年雕塑創作的心路歷程,感受藝術與科技結合的魅力。

中國民營美術館的海外之路

BoomEar第2期:廣東時代美術館創立中國民營美術館的首家海外分館——時代藝術中心(柏林),來聽趙趄、蔡影茜、侯瀚如、莊偉四人談其中的經驗與體會。

跟「書籍設計女王」Irma Boom學習欣賞倫勃朗

BoomEar第1期:爲紀念倫勃朗逝世350週年,荷蘭國立博物館首次向公衆集體展出館藏300多件倫勃朗作品。讓我們跟隨本次大展的總體設計師、國際著名書籍設計師Irma Boom,一起學習理解這位藝術大師。

BoomEar藝術播客——FT中文網開播寄語

當藝術與投資交界,商業與創意交融,在聽與說之間,兩位主播跨界合作,探討當下藝術熱點,爲另類投資者指點迷津。FT中文網攜手BoomEar藝術播客,本週五正式開播。
BoomEar藝術播客由蔣璐陽與申舶良於2018年創立並擔任主播,兩人在藝術、媒體、策展、寫作、金融、企業管理諮詢等領域擁有多年經驗,並長期在全球各地旅行與交流。 BoomEar的節目選題從全球藝術界的人物、展覽、博物館、行業觀點、市場現象等個案出發,邀請行業內富於創造力、影響力和洞察力的人物擔任嘉賓,就藝術世介面臨的熱點議題展開深度對話,並特別關注藝術與經濟的共生關係,探索如何通過創造性的運營模式促進藝術創作與藝術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BoomEar是基於收聽的藝術媒體的先行者。我們相信:說即創造,聽即創造力的交流。
蔣璐陽在媒體、金融、企業管理諮詢和藝術等領域擁有二十多年的專業經驗。蔣璐陽的職業生涯始於16歲時考⼊重慶電視臺新聞中心,19歲加入中國中央電視臺擔任財經新聞主持人。在獲得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哈斯商學院(Haas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工商管理學士學位之後,她曾就職於矽谷著名創業及風險投資雜誌《Red Herring》(《紅鯡魚》),之後受邀再次回到北京加入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創辦並主持了商業財經類談話節目《商務時間》。其後,蔣璐陽先後任職中國首家投資銀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CICC)、德國羅蘭貝格戰略諮詢公司,並曾任佳士得國際拍賣行亞洲區副總裁。蔣璐陽現居住於德國和香港。
申舶良在藝術媒體、策展、寫作、理論譯介等領域擁有十餘年的專業經驗。申舶良畢業於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博物館學系,獲文學碩士學位,並曾接受光州雙年展國際策展人專業課程訓練。他曾擔任《Artinfo藝訊中國》資深編輯/記者、《藝術新聞/中文版》特約編輯、第9屆上海雙年展「藝術寫作/媒體工作坊」項目召集人、《外灘畫報》專欄作者。2017年他榮獲德國羅伯特·博世基金會「華德無界行者」寫作獎金。他曾在全球多家藝術機構策劃展覽與活動,最近的策展作品爲2017年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策劃的「寒夜」。申舶良現生活工作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