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世界秩序的十字路口

梁巖: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把問題歸於外因如全球化和外部打壓都是容易的,而推動自身改革則十分困難。兩大強國都應正視自身的問題。

川普「對等關稅」推出之後美元匯率的表現引發了國際金融市場的普遍關切。雖然美國長期國債利率上行,但是美元指數卻連續下跌;結合黃金價格上漲,日元、瑞郎等避險貨幣走強,投資者似乎在爲持有美國國債尋求更高的風險補償。作爲傳統上全球最重要的國際貨幣,美元的這種表現極不尋常——即使在2008年美國本土發生次貸危機之際,美元和美債仍然強勢上漲,這是當時全球投資者用真實資源對美國國家信用投下的信任票。

對美元國際貨幣地位和信用的質疑似乎還僅僅是一種象徵與隱喻。更大的圖景是美國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以自由貿易秩序爲代表之一——似乎也在搖搖欲墜。在4月2日川普對幾乎所有經濟體加徵關稅以後,不僅僅中國堅決進行鬥爭,歐洲與日本的態度也趨於強硬。筆者以爲,美國選擇以傷害全球利益爲代價解決自身的分配問題,其硬實力與軟實力會同時受到削弱,並危及其國際領導地位。與此同時,主要競爭對手中國同樣因爲權力高度集中的體制,在國際和國內都難以獲得全面性的支持。未來幾十年,究竟是「美利堅世紀」繼續主導全球,還是中國重歸世界舞臺的中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兩大強國誰能優先解決自己的問題。若雙方都不願正視自身的問題,投資者可能需要面對一個更加分裂、混亂和不安全的世界。

川普關稅政策的真實意圖

您已閱讀8%(530字),剩餘92%(623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