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政策

沒有產業政策的關稅不會讓白宮如願

福魯哈爾:要想成功地促進國內製造業的發展,川普政府必須拿出支持真正戰略性產業的產業政策。

韌性是個好東西。在過去20年左右的時間裏,我們已經明白了這一點——流行病、戰爭、貿易脫鉤以及與氣候有關的災難,使得產能過度集中在任何一個地方的風險都很明顯。

這就是爲什麼我一直認爲在世界各地有更多的關鍵商品製造區域節點是一件好事。這與意識形態無關。這只是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但要創造韌性,你需要同時進攻和防守。川普政府正試圖以一種往好了說也是不連貫的方式,通過關稅來實現防守。但是,即使它的關稅策略如外科手術般精準(目前,其對經濟的高價值和低價值部分一概徵收全面關稅,並且方案每天變化),如果它拿不出主場作戰策略,包括支持真正戰略性產業的產業政策,它也會失敗。只有攻守兼備,並且能將二者清晰地聯繫起來的國家,才能成功地促進國內製造業的發展。

您已閱讀19%(326字),剩餘81%(135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