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普和普丁的強刺激下,德國已經準備卸下量入爲出的財政枷鎖,在大舉借債上一路狂奔了。即將上任的德國總理默茨用歐洲央行前行長德拉吉扭轉歐元危機局面時的那句話來形容德國的歷史性決心:「不惜一切代價」(Whatever it takes)。他甚至學起了川普句式稱,「德國回來了。」
3月22日,德國聯邦總統施泰因邁爾正式簽署了兆級「債務剎車」改革和基礎設施專項基金的歷史性計劃,爲其掃清了最後的障礙。這是一項對德國基本法的修改計劃:所有超過GDP 1% 的國防和民防支出(也包含對烏克蘭的援助)都不受「債務剎車」限制;設立5000億歐元的專項基金,用於基礎設施和氣候保護方面的額外支出;放鬆對聯邦各州的債務限制。
債務剎車,顧名思義,即控制債務,量入爲出。2009年,德國將「債務剎車」寫入憲法,規定將結構性財政赤字限制在國內生產毛額的0.35% 以內,但在自然災害或者緊急狀態下除外。因爲急需錢是否應當堅守「債務剎車」問題讓德國交通燈聯合政府提前解體,聯邦議院選舉也由此提前舉行。而在德國經濟低迷、烏克蘭局勢和美國這把安全保護傘均搖搖欲墜之下,無論振興經濟,還是升級軍備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在此情況下,德國的「債務剎車」成爲衆矢之的。
您已閱讀23%(515字),剩餘77%(17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