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半導體

日本晶片概念股爲何仍然表現強勁?

Lex專欄:日本企業雖不生產最先進的晶片,但它們生產晶片所需的多種材料、化學品以及測試設備。這些產品也許並不光鮮,但利潤豐厚。

日本在幾十年前就失去了晶片領域的優勢——輸給美國的晶片設計商,以及臺灣和南韓的晶片製造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這些差距越來越大。用於驅動人工智慧的世界最先進的矽片並非日本製造。然而,日本的晶片概念股仍然表現強勁。

供應鏈中斷和需求波動困擾著臺灣、南韓和美國的晶片製造商,但對日本公司的衝擊不那麼嚴重。愛德萬測試(Advantest)和Resonac——前身爲昭和電工(Showa Denko)——的股價已從去年的低點反彈逾三分之一,受晶片行業整體疲弱的影響較小。本週,半導體材料集團JX金屬(JX Advanced Metals)進行了日本近七年來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發行(IPO),其股價在首個交易日攀升6%。

在一塊微小的矽片上整合數十億個晶體管似乎是一項工程壯舉。但同樣重要的是製程背後的化學工藝。晶片製造的整個過程依賴於各種超高純度材料。

您已閱讀40%(371字),剩餘60%(5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