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國經濟

美國政府改革觀察

鄭志剛:「不要鄙視商人,不要輕看商業文明;如果一位執政者能用商業方式結束政治衝突,那他是博弈中的高手,且是避免生命損毀、走向和平的文明維護者」 。

從今年1月20日正式宣示就職,川普迎來了新政的第三個月。在過去的兩個月內,川普遭到了各方鋪天蓋地的批評,可謂惡評如潮。例如,在3月4日的《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達納•米爾班克提到,「從上週五澤倫斯基被趕出白宮到本週二的國會演講,川普在短短五天裏讓美國倒退了100年」;「軟實力」概念的提出者、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前院長約瑟夫•奈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的題爲《川普與美國軟實力的終結》一文中指出,由於對許多民主規範的侵蝕,「在未來四年裏,美國的軟實力將會面臨重重困難」;《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馬斯.弗里曼在一篇題爲「一場大災難正在發生」的文章甚至直指,川普「競選第二任期是爲了逃避刑事訴訟,並報復那些他無端指責在2020年大選中『竊取』了選票的人」。

一方面是不同領域的學者從不同視角出發就事論事的評論,另一方面則是更多學者去努力探尋川普執政理念背後的哲學基礎。我注意到,源於英國哲學家尼克•蘭德的加速主義成爲一段時期以來政治學領域高頻出現的辭彙之一。其核心思想是砸爛國家行政機構、媒體、大學、NGO組織等民主意識形態,全速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用「技術化的君主制」取代共和制。之所以被稱爲加速主義(Accelerationism),源於該流派總是擔心,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如果我們還沒思考清楚的話,我們就已經沒有時間了」。

與這一流派觀點近似的是哈佛大學美國歷史學和法學教授吉爾•萊波雷(Jill Lepore)提出的馬斯克主義(Muskism)。2021年11月,吉爾•萊波雷在《紐約時報》發表的一篇文章稱,世界上的科技億萬富翁們,正在從火星、月球到元宇宙,打造一種「極端的、外星的」新的資本主義, 「股票價格與其說是由收益驅動,不如說是由科幻小說的幻想驅動」。

您已閱讀16%(736字),剩餘84%(37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公司治理新視野

鄭志剛,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傑出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他兼任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三屆獨立董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成員、北京國有資產法治研究會副會長,以及太平石化金融租賃、泰康資產等多家公司獨立董事。著有《好公司都是設計出來的》《成爲董事長—鄭志剛公司治理通識課》《分散股權時代的中國公司治理:理論與證據》《國企混改的理論、路徑和模式》等著作。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