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是本世紀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很多國家都將其視爲重點產業予以支持。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迭代創新,「網路+醫療健康」驟然提速。針對相關熱點問題,FT中文網近日採訪了求臻醫學創辦人、董事長孫大偉。
FT中文網:在人工智慧時代,面對全球社會化人口結構變化,腫瘤藥物伴隨基因診斷的商用市場面臨哪些挑戰和機會?
孫大偉:隨著全球老齡化進程的加速、腫瘤發病率的攀升及精準醫療的需求,正催生腫瘤伴隨診斷(CDX)及慢性病篩查市場擴容,而低生育率環境下「少生優生」的理念則會催生生育基因檢測市場的需求成長。人工智慧技術通過降低檢測成本、加速標誌物挖掘、提高腫瘤藥物伴隨基因診斷的解讀能力,推動診療模式革新,將精準醫療帶上新高度。從另一方面來看,基因數據的私隱保護和倫理爭議是各國從業者和監管機構都在關注的核心問題;監管標準不統一和醫保覆蓋有限進一步抬高了市場準入與支付門檻;而腫瘤異質性導致生物標誌物篩選及驗證週期長、成本高,成爲技術落地的核心阻力。AI與CDx的深度融合,正推動腫瘤診療向個體化動態管理轉型,但唯有突破數據、技術與支付瓶頸,方能把握老齡化與創新紅利,重塑醫療生態。
您已閱讀25%(489字),剩餘75%(14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