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濟

FT社評:印度有成長的雄心,也需要有大膽的改革議程

經濟自由化將以「預算友好」的方式可持續地提高印度的經濟成長率。如果不能推行這樣的政策,印度有未富先老的風險。

在印度,速度對於經濟的重要性不亞於其在該國民衆喜愛的板球運動中的重要性。要實現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定下的到2047年讓印度成爲發達國家的目標,在那之前的經濟年成長率將需要達到接近8%的水準。有雄心是好事,但若想實現這樣的雄心,印度需要制定同樣大膽的經濟改革議程與之匹配。

這個全球成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正在逐漸失去勢頭。印度經濟在疫情後取得令人矚目的成長,但如今已連續三個季度放緩。本財年成長率預計爲6.4%——將是4年來最低水準。更快並且能夠創造大量就業的成長對於充分利用印度龐大的年輕勞動力隊伍至關重要。

在印度國內,高失業率、頑固的食品通膨、低迷的消費支出以及疲軟的投資正在拖累經濟成長。國際經濟形勢也不那麼有利了。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引發了貿易緊張和供應鏈不確定性。在川普發出全球關稅威脅後,印度盧比對美元匯率在最近創下歷史新低,這將增加印度進口企業的成本。

您已閱讀35%(410字),剩餘65%(7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