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

如何降低報復社會的惡行,從唯物史觀、自然法到功利主義和集體主義

劉遠舉:在當下,面對掌握更大能級的個體,社會必然會面臨新的挑戰。社會觀念要怎麼變化,才能帶來更大的安全?

報復社會的新聞不時發生。這是人類社會中難以避免之事。總有偏激、極端之人在最憤怒的時候行那最惡劣之事。簡單的強調法律對這種人已無太大意義。而事前杜絕難以窮盡,總有漏洞。

有時候要仰望星空才能更看透大地上的苦難與罪惡,找到一條折中的出路。不妨拋開具體的社會現實,做一點哲學層面的討論。

一、技術之自然

您已閱讀6%(146字),剩餘94%(23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