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社會

「洋節」來華:放任還是嚴控

林原:萬聖節活動既是較爲盛大的「變裝秀」,又爲青年們提供了在街頭公開表達的管道,政府對此應採取開放心態。

與春節、中秋節、國慶節等不同,耶誕節、萬聖節、愚人節在中國被視爲「洋節」。對於這類「洋節」,中國官方不會倡導,也不會因此放假,不過對民間相關活動多數情況下能包容。有些地方或會對特殊羣體比如大學生過「洋節」進行限制——但並非都如此。江西、廣西幾所高校學生就告訴筆者:他們所在學校並未禁止學生過「洋節」。

中國人是否過及如何過「洋節」未必會引起境外媒體關注,愚人節就如此。在有的高校,學生們會在愚人節辦活動,意在「歡樂笑鬧」,放鬆心情——有時還會打著「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旗號。校方對學生這類活動一般不會干預,地方政府官員也如此。國際媒體對報導這類活動也缺乏興趣。

耶誕節有所不同,它與基督教密切相關——教會在耶誕節也會隆重舉行各種活動。中國政府官員們會與它保持距離,其中部分甚至認爲它有些「敏感」。與「洋教」相關的東西,官方常常戴著「政治墨鏡」來審視,某些幹部或多或少還會表現出「不放心」。

您已閱讀22%(392字),剩餘78%(13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