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奔縣旅遊」真的存在嗎?

劉遠舉:奔縣旅遊也是因爲人們預算有限走不了太遠,就近選擇一個縣域景區。與此能相互印證的是,中國假期期間出行遊客人均消費的下降。

今年國慶長假據說興起了一種旅行的新模式:奔縣旅遊。所謂奔縣旅遊,指遊客除了湧向熱門旅遊城市,也走進了鬆弛閒適的縣域小城。所謂的「不是熱門旅遊大都市去不起,而是縣城更有性價比。」奔縣旅遊熱,帶動了多個縣城文旅訂單量快速成長。在線旅遊平臺數據顯示,國慶期間,一二線城市遊客帶動縣域遊訂單同比成長20%。

不過在我看來,奔縣旅遊這個概念有點模糊,似是而非,似非而是。

首先,奔縣旅遊其實是一個統計現象。景區很多在縣裏。而以前用縣來做地域統計的不多。比如,根據相關數據九寨溝、安吉、香格里拉、平潭、都江堰、景洪等縣級市和縣城在國慶首日都分別實現訂單109%、86%、74%、67%、51%、50%的成長。但這些縣城本來就是景點所在城市。

您已閱讀11%(312字),剩餘89%(250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遠觀近思

劉遠舉,重慶人,先學理工科再學經濟學,從事過諮詢行業,現爲自由撰稿人。關注時政、財經、科技,旨在探尋現象背後的事實與公正。文風理性、客觀,且用人性的溫度替換虛僞的中立。微網誌ID@劉遠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