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與A股回報

伍治堅:近幾日A股大漲,老股民熱情再次被點燃,新股民也躍躍欲試。此時我們更應強調建設健康股市的重要性,提醒廣大投資者堅持獨立思考,理性投資。

從2000年元旦到2018年末的19年間,中國經濟規模(扣除通膨後的真實GDP計)上升了4.8倍,但同期的A股(以上證綜指計)的名義年回報僅爲2.8%左右,還不如同期的5年期國債收益率。如果扣除這19年間的平均通膨率,A股的真實回報爲0。

從國際橫向比較來看,這種現象是十分反常的,可謂獨此一家。比如統計(Allen et al, 2024)顯示,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股市,不管是發達國家(美/德/日/英/法/加/西等),還是發展中國家(巴西/印度/印尼/墨西哥/泰國等),其股市回報和經濟成長(GDP增速)都是在統計意義上顯著的正相關關係,唯獨中國的A股例外,股市回報和經濟基本面沒有任何關聯。

那麼問題來了,爲什麼中國的經濟基本面表現一枝獨秀,讓全球矚目,但同期的股市回報卻十分糟糕,讓千萬股民苦不堪言?在最近的一篇研究文獻(Allen et al, 2024)中,作者做了一系列統計分析,給出了他們的見解和建議。

您已閱讀13%(406字),剩餘87%(26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