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金融市場

股市提振,債市未冷

王宇哲:中期看,風險偏好和流動性環境在備受壓力後反彈,疊加政策提振預期,「FOMO」心態驅動下的權益配置並不充分,增量資金仍有望驅動股市上漲行情延續。

上一週,中國股債表現迎來「冰火兩重天」,A股市場放量普漲,國債曲線熊陡,各期限、評級信用債收益率也明顯上行。市場表現反差主要源於一系列穩市場、提信心的政策組合因勢利導,啟用了市場的想像空間,並與降息後海外資金增配中國權益資產等因素髮生共振。

展望未來,筆者認爲不應低估宏觀政策調整和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決心,但也不宜高估政策發力到基本面轉變的時滯。從長期看,中國尚處於居民增配金融資產進程的初級階段,伴隨其總規模/比重的整體抬升,廣義金融資產價格都將大機率受益於資金系統性地流入。從中期看,風險偏好和境內外流動性環境在備受壓力之後出現反彈,疊加政策提振預期,「FOMO」心態驅動下的權益配置並不充分,增量資金仍有望驅動股市上漲行情延續。從短期看,採取一定的防禦性配置應對債市波動有其必要性,但隨著對政策定價更爲充分、降準降息空間打開,估值迴歸合理點位後債市對於機構的配置價值仍不容忽視。

從長期看,廣義中國金融資產價格都將受益於居民從實物向金融資產配置轉移的歷史進程。

您已閱讀16%(432字),剩餘84%(21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金融宇哲思

王宇哲,民生理財研究部負責人,曾任工銀國際資深經濟學家、總量研究主管、工行養老金戰略資產配置委員會專家委員,中投公司經濟學家,中信併購基金投資經理,清華大學博士,哈佛大學訪問學者。2011年至今,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國際金融研究》、《China&World Economy》等學術期刊發表十餘篇論文,在境內外主流財經報刊發表文章300餘篇,合著4部。主要學術兼職包括:清華大學公共經濟、金融與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盤古智庫研究員,《金融研究》、《國際金融研究》、《公共管理評論》等核心學術期刊匿名審稿專家。獲得2019年大中華地區《機構投資者》宏觀經濟研究最佳團隊入圍獎(海外),清華大學優秀博士論文一等獎等榮譽。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