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一度被譽爲帶來偉大進步和繁榮的工具,但最近卻名聲不佳。最近有訊息稱,伊頓公學(Eton)的新生今年9月份開學時將不得攜帶智慧型手機。相反,他們將每人得到一部不能上網、只能接打電話和收發短信的「啞巴」諾基亞(Nokia)手機。
失去手機的孩子們可能認爲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需要爲此做出解釋。海特普及了這樣一種觀點,即我們應該把年輕人心理健康問題率的上升歸咎於智慧型手機。近三分之二的中學的教師表示已經制定了禁止學生白天使用手機的規定。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能做出自主選擇的成年人,花一點來之不易的閒暇時間在社群媒體上觀看金毛尋回犬的可愛影片;或者在超市排隊的時候掏出手機,看看這次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又把哪個世界領導人的名字搞錯了;或者,呃,在你凌晨兩點睡不著的時候,讓社群媒體的奇妙演算法帶你走進里茲某個女人的廚房和私人生活,看她爲丈夫準備的晚餐,真的有錯嗎?
您已閱讀26%(403字),剩餘74%(11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