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吩坦尼

從吩坦尼濫用看美國國內與國際衝突

王英良:美國在吩坦尼問題上指控中國,但真正需要的行動是改變美國年輕人吸食麻醉品的文化、各州聯合控制毒品和對美墨邊界加強管控等。

吩坦尼是一種強效類阿片止痛劑,它是腦μ-阿片受體的強力激動劑,起效迅速而作用時間極短。起初作爲馴獸師馴服馬類等大型動物的藥劑,其作爲合成類阿片類藥物藥效比嗎啡效力高50至100倍,在美國僅被批准用於癌症等引起的嚴重疼痛治療,但這一合成化學品帶來美國社會空前的衝擊。

一粒吩坦尼藥片所含藥量足以導致藥物過量,僅2毫克吩坦尼劑量就可能致命,如過量使用,嚴重者將會引發呼吸困難致死。吩坦尼也被用作娛樂性用藥、手術麻醉劑,當然基於其特性,一些國家用於軍事目的,比如2002年10月發生的莫斯科歌劇院脅持事件中,俄羅斯軍警及阿爾法小組用吩坦尼對歌劇院裏的所有人麻醉後強攻,造成130人因吸入吩坦尼致死。這足以說明吩坦尼是一種危險物品。

美國每天有超過150人死於與吩坦尼等合成類阿片相關的過量用藥。美國存在龐大的吩坦尼成癮者基數。據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數據,從2015年到2021年,此類過量用藥的人數增加了7倍多。2022年5月11日發佈的一份臨時性數據報告顯示,2021年美國因藥物過量導致的死亡人數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有近10.8萬人死於藥物過量,其中有三分之二死亡病例涉吩坦尼或其他合成阿片類藥物,這個數據大約相當於每5分鐘就有一名美國人因藥物過量而死亡。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吩坦尼和其他合成阿片類藥物已在美國造成超過7.7萬例過量使用致死案例。

您已閱讀19%(595字),剩餘81%(25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資本與國家

王英良,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中開國際事務(NEIA)研究部創辦部長,「百人百訪」全球高級對話欄目主創人,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美政商關係、跨國公司、產業投資與國家競爭等,自2021年5月起成爲「FT中文網專欄作家」。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