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併購

Lex專欄:倫敦又一家上市公司被「撿便宜」

銀湖支持美國電信設備製造商Viavi收購在倫敦上市的同行思博倫。這意味著私募股權做了又一筆劃算交易,而倫敦股市付出代價。

對私募股權買家來說,估值較低的英國股市是誘人的狩獵場,而深陷週期性低迷的公司是最上乘的獵物。

這種思路應該也適用於戰略買家,只不過他們自己可能也在遭遇低迷,而不是坐擁大量資金。解決方案?爭取讓某隻私募股權基金爲你的出價提供資金。

這正是那斯達克(Nasdaq)上市公司Viavi選擇走的路線。這家市值20億美元的電信設備製造商出價10億英鎊收購在倫敦上市的思博倫(Spirent),已被接受的這筆交易的部分資金將來自銀湖(Silver Lake)的4億美元可轉換實物支付(pay-in-kind)貸款。這類對公開發行股票的私募投資(private investments in public equity,簡稱PIPE)交易在美國相對常見,它爲私募股權公司提供了獲取企業股本的有下行保護的途徑。銀湖本身也對德國Software AG進行了類似投資,最終收購了後者。

您已閱讀36%(380字),剩餘64%(66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