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德國政治

德國脫歐等於自我毀滅

張冬方:從Brexit(英國),到Nexit(荷蘭),再到Dexit,脫歐似乎成了歐洲右翼民粹主義政客嘴中的時髦詞和萬靈藥方。

Dexit(德國脫歐)並非空穴來風,它之所以目前在德國引發警惕和討論,直接原因在於德國極右翼政黨選擇黨(AfD)黨魁愛麗絲•魏德爾(Alice Weidel)近日對英國《金融時報》發表過的一些言論。她直言英國的脫歐決定是正確的,並稱一旦選擇黨蔘政,就致力於削弱歐委會權力和增強成員國自主權的改革,若不能達成這樣的目標,那就應當發起全民公投決定要不要退出歐盟。

魏德爾拋出脫歐言論,其實並不意外。選擇黨2013年就是以疑歐起家的,只是在2015年的難民危機中,選擇黨發現了機會,才重點在移民和難民問題上大做文章。按照它的發展勢頭,選擇黨有朝一日參與執政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正因其參政的可能性和越來越極端的立場,才引發了德國目前反對該政黨的大規模遊行活動。

脫歐似乎成了歐洲右翼民粹主義政客嘴中的時髦詞和萬靈藥方,從Brexit(英國),到Nexit(荷蘭),再到Dexit,不知道下一個接棒造詞的又是誰,彷彿歐盟的存在和歐盟成員國的身份,正是成員國國內問題的根源。

您已閱讀18%(429字),剩餘82%(191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米國薯國

薯國,愛喫馬鈴薯的德國;米國,愛喫大米的中國。本專欄聚焦於與中國比較下的德國和歐洲,尤其是德國和歐盟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數據保護、反壟斷等監管政策 。在數字經濟監管領域,歐盟是先行者。作者張冬方,資深媒體人,做過雜誌,幹過電視,做過人物訪談記者,幹過生活類編輯。近十年來紮根德國,觀察和報導德國社會和政治熱點,作者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