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俄貿易軸心化

周子衡:中俄貿易的迅猛成長反映了當今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某些變化,也對映出全球經濟發展的一些趨勢。未來格局如何?

過往兩年,世人目睹了因地緣政治衝突歐俄關係降到冰點,歐洲被迫走上了去工業化的道路,俄國也不得不轉向東方以謀求其穩定與發展。自去年11月中俄雙邊超過2000億美元后,一系列的統計數據和展望預判都在強調雙邊貿易的未來大發展的態勢,應當說,中俄貿易迅猛成長是2023年最爲醒目的全球經濟趨勢性現象之一。

雙邊經貿、服務,乃至技術等諸領域存在極強的互補性,中國需要俄羅斯的能源、農產品等大宗商品,也熱望在汽車、電信等一系列重要市場拓展方向抓牢俄國買家;俄羅斯幾乎可以從中國獲其所需的一切。這意味著,中俄貿易聯動的軸心化,任何時候的減速、減損,乃至斷裂,對雙方來說都將是災難性的。雙邊貿易的軸心化將推動彼此產業經濟、區域經濟的改變與發展,亦將促進雙方產業資本、貿易資本的升成與發展,更將促進雙方貨幣金融體系的調整與拓展,以因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與挑戰。

成長迅猛

您已閱讀11%(372字),剩餘89%(31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