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房地產

年輕人的住房危機爲什麼沒有被重視起來?

伯恩-默多克:1980年在美國和英國,接近一半的年輕人住在自己的房子裏,生兒育女,而如今的年輕人最常見的是與父母同住。

過去一個世紀,英語世界最令人信服的文化神話之一就是,人們相信只要努力工作,就能賺到足夠的錢買房成家。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這種說法都是正確的。從一戰結束到千禧年之交,隨著年輕人離開父母的巢穴,自己組建家庭,英國和美國的住房擁有率迅速攀升,最高達到約70%。

但近幾十年,這一趨勢不僅停滯不前,甚至出現了逆轉。1980年,在美國和英國,18至34歲的年輕人中有接近一半生活在自己的房子裏,和自己的子女一起,這是年輕人中最常見的模式。如今這一比例僅爲五分之一,18至34歲年輕人最常見模式是與父母同住。

您已閱讀19%(246字),剩餘81%(10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