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網路政策中心(Cyber Policy Center)國際政策主任、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特別顧問。
經過多年的爭論,15%的全球最低公司稅率終於生效了。這些突破性的新規定是爲了防止大公司(通常是科技行業的大公司)湧向避稅港或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司法管轄區。預計每年2200億美元的稅收可以幫助落實許多公共政策解決方案。但是,儘管這項協議的墨跡還沒幹,現在也是時候開始討論一項新的協議了:針對人工智慧公司徵稅。
生成式人工智慧已經帶來了許多社會挑戰。全球失業是一個主要的預期影響。雖然政治辯論仍主要集中安全和保障方面的危害上,但各種研究預測,人工智慧技術將對勞動力造成深刻顛覆。正是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去年的人工智慧安全峯會期間提出了關於工作的未來的問題。在與英國首相里希•蘇納克(Rishi Sunak)的一次談話中,他不經意地提到,我們必須預見到一個「不需要工作」的社會。這種情形的影響是難以想像的。
您已閱讀27%(452字),剩餘73%(11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