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喀什牛羊巴扎、柯爾伯特主義與電商模式演化

張慶寧:電商平臺本質上是商品交易市場的數位化再現,在市場模式上也存在自由市場與管制市場的差異。

上個月我去喀什出差,恰好趕上每週僅開放一天的喀什牛羊巴扎。巴紮在維吾爾族語裏是集市的意思,這裏是新疆最大的牲畜交易中心,佔地250畝左右。每逢週日,巴扎便是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牲畜交易量在萬頭以上。

「握手交易」,這種在中西亞頗爲流行的古老談判方式,在喀什牛羊巴扎儲存得相對完整。一對爺孫打算出售一頭羊,買家一手攥著疊百元大鈔,一手握著爺爺的手,雙方通過手指變化討價還價,每個手指都代表不同的數字,直至以3000元的價格成交。

這裏的牛羊交易幾乎都是採用現金,在面對面交易的場景下促進價值明顯。在牛羊巴扎的另一場交易談判中,買家先將一疊百元大鈔塞到賣家手中,手中還留著一疊。賣家沒有當即接受這個價格,因此買家一張接一張地往賣家手中塞錢,最終塞了三張百元大鈔與一張50元的鈔票,纔打動了賣家。

您已閱讀17%(343字),剩餘83%(16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網路法經

薛寧,數字經濟研究者、法律從業人士,主要關注短影片直播、網路交易、網路競爭問題。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