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創新經濟

歐洲需要學會喜愛AI

桑希爾:在擔心人工智慧風險的同時,歐盟應該更積極地推動挖掘該技術提高生產率的潛力,特別是在醫療、教育和能源轉型等領域。

現代科技的分工配合往往如此:美國創新,中國效仿,歐洲監管。人工智慧(AI)的發展看起來確實符合這個說法。

經過數月的激烈遊說和近40個小時的通宵辯論,精疲力竭的歐盟政策制定者上週五晚就《人工智慧法案》(AI Act)達成協議——這是旨在規範這一變革性技術的世界上最全面的立法。《法案》還需要幾個月時間才能敲定最終措辭,並得到各國立法機構和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通過,從而成爲法律。但大西洋彼岸很快就發出了嘲笑聲。

紐約數據公司CB Insights的執行長阿南德•桑瓦爾(Anand Sanwal)寫道,歐盟現在擁有的AI法規比像樣的AI公司還要多。「因此,衷心祝賀歐盟制定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AI立法,繼續努力做一個技術創新的空心市場吧。太棒了!」

您已閱讀21%(338字),剩餘79%(12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