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爲明年經濟工作定調,並部署多項重點工作任務。針對當下的經濟形勢,會議指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但同時指出,「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要增強信心和底氣」。針對明年經濟工作總基調,會議要求,「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談及宏觀政策,會議強調「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
會議特別首先提出了「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這一點對於中國經濟在2024年成功轉型提出了立足點。產業革命4.0是以自動化爲支持技術的新一代技術革命,包括人工智慧的應用都在這個框架內,中國也正在經歷這次工業升級。作爲中國原有的傳統工業化模式,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的經濟發展政策,爲其向新一代經濟模式轉型提供了指導方針。我們要在保留傳統經濟模式優勢的同時,眷顧新一代技術革命的升級。以機械製造業爲例,中國傳統機械製造業,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成長,對機械設備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尤其在基礎設施建設、汽車製造與航空航天領域的長足發展,都爲中國未來的技術革命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中國在數控機牀、智慧製造、綠色製造等領域兼收幷蓄,在規模、技術水平與市場需求等方面取得了一定領先成就。我們在這個夯實的基礎上,加強科技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努力實現機械製造行業轉型升級的可持續發展。雖然中國機械製造業同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在這次工業革命升級的過程中,中國在不斷縮短與發達國家的距離,例如中國現在有大規模可觀的來自世界各地的機械裝備與設備的訂單,我們的新能源車市場也開闢到了歐美髮達國家的市場,這些都是令人欣慰的。機械製造業爲整個國民經濟提供技術裝備,其發展水準是國家工業化程度的主要標誌之一,是國家重要的支柱產業。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新一年的宏觀經濟發展是樂觀的。我們立足於有我們特長的領域,結合自動化技術,發展適合我國的經濟模式轉型,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模式轉型與升級。
針對財政政策,會議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要用好財政政策空間,提高資金效益和政策效果。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合理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作資本金範圍。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