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國競爭的框架——六領域、三要素與五階段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在綜合國力方面已經成爲了無可爭議的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國。當前中國發展的腳步仍在持續,儘管美國仍然在綜合實力方面大幅領先中國,其已經表現出了相當程度的遏制中國的意願。歐巴馬時期,儘管美國的政策中心在於恢復從金融危機泥沼中脫身的美國經濟,歐巴馬政府仍然推出了「亞太再平衡」、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等政策,嘗試從軍事、政治、經濟方面遏制中國。川普時期,美國於2018年3月發起貿易戰,中美兩國在貿易、技術、人員交流、金融甚至軍事等各個方面的摩擦越來越激烈,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這種惡化的趨勢進一步加劇。拜登政府上臺後發佈的《過渡國安戰略指南》指出中國是唯一有能力挑戰其治下全球秩序的國家,美國現任國務卿布林肯也將應對中國挑戰列爲其任內的八大優先事項之一,這些都宣告著美國無論誰執政在任,都已經將與中國的競爭推到了極爲重要的位置。
在與中國的競爭中,美國必將運用其多個方面的優勢去嘗試減緩中國的追趕趨勢,中國也一定會在多個方面遭遇追趕的瓶頸。因此,對美國與中國進行全面深入的比較,是判明兩國競爭中的各自優劣勢,並制定競爭策略的必要前提。當前的中美總體比較以對兩國各領域數據的陳列式對比爲主。本文嘗試建立一個更具一般性的大國競爭框架,並用這個框架來解釋本次中美的競爭。
您已閱讀17%(575字),剩餘83%(27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