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英國教育

英國大學的「悲傷三角」

卡普爾:英國大學陷入了學生、教職員工、政府都倍感壓力的「悲傷三角」,是時候改革了。

本文作者是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校長。

英國大學因其卓越而令人羨慕,並在世界各地被廣泛效仿。在回到英國執掌倫敦國王學院之前,我在五個國家和四大洲學習和工作,親眼目睹了這一點。這種個人經驗得到了更客觀的衡量指標的證實:英國大學的畢業率在世界上是最高的,有17所英國大學進入了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的前100名,僅次於美國。

但英國的大學陷入了一個「悲傷三角」,一邊是有抱負但感受到債務重壓和前途不明的學生,一邊是允許學費遠遠落後於通貨膨脹的捉襟見肘的政府,一邊是陷入困境的大學教職員工。這種壓力正在增加——人口膨脹意味著,到2030年,尋求大學教育的英國年輕人將增加逾10萬人,而到那時,英國大學幾乎沒有空間或動力來容納他們。這需要緊急關注。

您已閱讀25%(363字),剩餘75%(11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