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週末,延續到新周的開始,朋友們和WeChat羣的聊天話題始終被譽爲「ChatGPT之父」的OpenAI聯合創辦人兼CEO奧爾特曼(Samuel Altman)離職風波籠罩。17日研發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OpenAI董事會公告,鑑於奧爾特曼與董事會「在溝通中始終不坦誠」 「阻礙了他履行職責的能力」「董事會不再相信他繼續領導OpenAI的能力」,他被解僱。奧爾特曼的離職讓很多人聯想到40年前蘋果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的故事。例如,一家媒體這樣寫道:「這就像蘋果公司當年解僱喬布斯一樣,只不過他們是在iPhone成爲歷史上最暢銷的品牌之後才這麼做的」。
從喬布斯的故事出發,圍繞奧爾特曼離職風波,很多媒體做了看似合情合理的解讀。對於目前朋友圈廣泛轉載的這些解讀文章,我理解,也許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一些誤讀。
第一,作爲非營利組織的治理架構,OpenAI董事會辭退被認爲不夠稱職的CEO至少在程式上沒有太多瑕疵。一些媒體把奧爾特曼離職與喬布斯的故事聯繫在一起顯然是把非營利公益組織的治理構架與營利公司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混淆在一起。
您已閱讀12%(471字),剩餘88%(36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