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2023年10月10日當晚,收聽了秦暉老師的講座《巴以問題的由來》,當時就有提筆的衝動,但想及對秦暉老師的欽佩、熱愛,遂罷念,只是在WeChat裏留下了一則簡短的質疑。後來發現與秦暉老師態度相近者頗多,且不少以他以及與其相關者張平的觀點爲依據,感覺實在有必要討論一二。遂於上週提筆撰文,就教於秦暉老師。本文主要針對秦暉老師的論證進行辨析,而未糾纏於具體論據的真僞之辨。也就是說,我基本首先假設秦暉老師所述真實而在理,然後再看其是否合乎邏輯,是否能自圓其說。人們討論問題、相互辯論,總是可以舉出不同的事實論據相互對沖,同一事實完全也可能做出不同的解釋,但思想表達、觀念論證則需符合基本的邏輯要求,若相違背,則其立論自難成立。另外,希望對本文有興趣的讀者不管認同與否,都請注意「結論」部分的文字,或許它們有助於您更爲平和地閱讀、思考。
一 問題的提出
2023年10月7日,加沙的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突然向以色列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造成上千以色列人員的死傷,綁架數百名人質,重創以色列,震驚全球;以色列隨即展開大規模的報復行動,帶來了雙方更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隨著戰事的推進,全球各地針對誰是誰非的問題,也展開了激烈的辯論。由於哈馬斯此次行動中的一些手法之恐怖,不僅加劇了圍繞巴以問題原本就有的認識分裂,而且更帶來了西方同情巴勒斯坦、阿拉伯之廣義「左派」陣營的分化。中文網路世界也喧囂著不同觀點的爭論,表現尤爲突出者是廣義的自由派人士(知識人羣),多強烈譴責哈馬斯而深深同情以色列。他們中的不少人,雖然表面上也會說不是不同情巴勒斯坦人的境況,但實際上則視哈馬斯爲人類的恐怖主義毒瘤、以色列爲自由民主之正義之國度,認爲巴以衝突的癥結在於哈馬斯、巴勒斯坦乃至整個阿拉伯世界不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因此,只有切除哈馬斯這個毒瘤,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巴以衝突纔可能有出路。至於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損害,它的大規模報復將造成怎樣的人道主義災難,他們則不願多想,甚至完全不加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