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文化

撫州白滸窯非遺傳人張志剛:陶瓷文化與外交

王英良:張志剛受訪認爲,陶瓷的溫潤品質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溫和、謙和與包容精神,對於傳承中國文化和推廣中國形象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張志剛,江西省撫州白滸窯非遺傳承人,1996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2000年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史論專業碩士學位,2022年獲聖保羅大學DBA博士學位。2015年12月代表江西撫州臨川白滸窯出訪歐洲四國,2016獲國家藝術基金支助赴英國、義大利開展「大國工匠」展出,2017年代表白滸窯在香港舉辦迎香港迴歸陶瓷大展,2018年在英國劍橋大學舉辦紀念湯顯祖陶瓷大展,2019年獲「中國文聯青年藝術家扶持基金項目」,2020獲全國職業技能教育大賽「非遺創新」一等獎。

以下是訪談實錄:

問:陶瓷是中國工藝美術的代表性符號之一,作爲非遺傳人,您怎麼看待陶瓷在中國文明史中的地位?

您已閱讀6%(287字),剩餘94%(445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資本與國家

王英良,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中開國際事務(NEIA)研究部創辦部長,「百人百訪」全球高級對話欄目主創人,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美政商關係、跨國公司、產業投資與國家競爭等,自2021年5月起成爲「FT中文網專欄作家」。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