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

美國政府債務的「穩態」及其經濟後果 (下)

陳稻田:美國政府的債務主要是爲了減少貧富差距而形成的,未來年度5-6%總財政赤字率是否可以持續?獲得這一前景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美國政府的債務主要是爲了減少貧富差距而形成的,瞭解這一點很重要。想像一下,如果居民的收入都是基本一樣的,公共服務也平均享有,這個經濟就沒有徵稅的阻力,因爲對每個家庭都是徵收同樣的稅,然後獲得同樣的福利,這個經濟沒有理由存在財政赤字。 正是因爲存在較大的貧富差距,爲了縮小這個差距才累積了的高額債務。政府花錢沒有被「浪費」,這種正當性也是債務可持續性的一個重要基礎。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未來十年的基本財政赤字率是3%(加上利息支付,總的赤字率是5.5%,一個相當高的水準)。如果利率是較低的2%,考慮4%的長期GDP增速和3%的基本財政赤字率,當債務/GDP比率達到150%的時候可以穩定下來(計算公式是3%/(4%-2%)),也就是此後債務與GDP同速度成長。如果利率是2.5%,債務/GDP比率可以在200%的水準穩定下來(3%/(4%-2.5%);如果利率更高達到3%,那麼債務率要達到300%才能穩定下來。

在上述中性情況下,還要考慮經濟難免會遭受一些負面的衝擊,應對這些衝擊會額外新增一些財政赤字,因而債務率可能會穩定在200-300%區間。按照目前120%的水準,債務率要達到穩定的水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個過程之中的爭論和擔憂將是市場風險的重要來源。凱恩斯的忠實門徒羅賓遜夫人說凱恩斯對「價值理論」的思考沒有超過十五分鐘(這令人大笑不止)。而他的宏觀政策理念也相當「短視」,他主張眼前有利的就去做,而不要過於擔心長遠的「成本」,因爲人類對未來的知識是十分有限的。這種理念是有例證的,里根總統的八年任期內美國的債務率從30%上升到50%,創下和平時期之最,期間的擔憂和批評不絕於耳,而四十多年後債務率已經達到120%,財政仍然在正常運轉。如果當初謹守財政平衡的「美德」,美國經濟和社會可能會和現實相差甚遠。 此外,日本政府的債務率目前接近200%而財政仍然運轉正常,這個經驗也很有說服力。本文對債務「穩態」問題的討論也有意義,如果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會有一個債務的」穩態「,那麼政府和市場的信心都會得到增強。

您已閱讀22%(857字),剩餘78%(301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