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暫停的美國國會預算之爭竟然導致一位議長的歷史性下臺,讓人們再次感受到美國債務問題的嚴峻程度。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快速膨脹,最新的債務/GDP比率爲120%,疫情前還「僅僅」略高於100%,而更遙遠的08年金融危機之前則「只有」60%。債務問題龐大而複雜,引起的不安是普遍的。最近兩年美國的高通膨、緊縮的貨幣政策和不斷攀升的國債利率,讓債務的可持續性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美債的規模會穩定下來嗎?在什麼條件下會穩定?或者根本就穩定不下來,然後會發生某種巨大的經濟混亂,這些問題令人生畏又著迷。市場觀察家們普遍悲觀,很多學術或政府機構的權威專家似乎也處在一個矛盾和焦灼的境地,他們一方面警告美國政府債務的當前狀況是不可持續的,另一方面又認爲美債違約(至少在當前)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情形。對美國債務和財政最權威的研究機構應該是國會的預算辦公室(CBO),它每年的報告都有詳細的分析和預測, 不過在紛繁的數據分析中,總感覺缺乏一個更加凝練的理解框架。
我原本的目的是研究美債近期利率的走勢,但是逐漸發現如果不能對美國政府債務的「長遠問題」有一個比較好的瞭解,利率問題也難以深入。出於這個想法,本文試圖提供一個框架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然後從財政和債務的角度討論美國國債的利率。不過獲取新知識也是有代價的,本文的閱讀可能不會像通常的「宏大敘事」那樣輕鬆。
您已閱讀16%(568字),剩餘84%(30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