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科技股下跌後耐心等待該板塊估值暴跌的投資者,將發現自己仍在等待。那波拋售促使更多公司關注利潤而不是營收的成長。但是,圍繞人工智慧(AI)的興奮情緒提振了科技行業。預期本益比(forward P/E ratio)等傳統估值指標仍遠高於平均水準。
科技行業的規模意味著,標普500指數(S&P500)這個大盤指數也是同樣的情況。席勒本益比(Shiller P/E ratio),也被稱爲經週期調整後的本益比(CAPE),是衡量過去10年經通膨調整後的盈利的指標。該數字目前超過31倍,低於2021年底的高點,但仍接近兩倍於平均值。
科技股追捧者反駁稱,創新型企業實現高成長,因而不宜使用傳統的本益比指標來衡量。微軟(Microsoft)和輝達(Nvidia)等公司都曾推出市場未曾預期的大規模新業務。
您已閱讀45%(349字),剩餘55%(4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